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吴以岭委员两会建言:发挥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 促进中医药事业健

吴以岭委员两会建言:发挥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 促进中医药事业健

中国虎网 2016/3/3 0:00:00 来源: 未知
  3月3日,2016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向两提交“发挥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发展新趋势,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强调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转化医学模式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核心内容。

  对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转化医学方面的学科特色优势,吴以岭委员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吴以岭委员在提案中提出中医坚持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成为实现转化的关键环节,“理”即病机规律的新发现,“法”是新的干预策略,依据理论和治法的创新带来原创组方和新的用药选择,从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并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

  吴以岭委员在提案中以其在科技创新与推动企业发展过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学术发展为主线,理论与临床相结 合,医学与药学不可分,开放兼收促进发展”。他带领团队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首次构建系统络病理论,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 病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以理论创新指导临床专科建设提高重大疾病诊疗效果,围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神经疾病,提出了系列创新观点和有效干预策 略,研发出连花清瘟胶囊、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治疗病毒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药,获批开展美国 FDA二期临床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的治疗流感的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临床循证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ACC,影响因子:16.5),并被评为2013年度学术亮点,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建立了联合医药研究中心, 促进了中医药学科进步、产业发展及国际化进程,这也证明了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建立符合转化医学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学术创新、临床疗效提高、创 新药物产业化的成果内部转化良性运行机制,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仍具有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吴以岭委员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并未发挥出转化医学的优势特色,在中医药教学、科研、新药研发中出现“教学的不会看病、看 病的不认识中药、研究药的不懂医”三脱离现象,影响中医学科规律的体现和健康发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中“重方药、轻理法”导致新药研发低水平重复、临床疗效 难以提高。

  对此,吴以岭委员指出,当代中医药发展应充分吸收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创新药物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并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

  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发展需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从顶层设计开始,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色的教学、科研、新药审批机制,新药审批中注 重理法方药的完整性,重视理论创新和组方原创,健全扶持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如重点支持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支持符合转化医学方式 的中医药科研项目与平台建设;借助优势学科,整合资源,实现产学研结合,让更多具有理论创新、组方原创、疗效提高的创新药物产业化,在医疗体制改革和保障 人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传承学术思想,创新中医理论

  借鉴秦汉时代将“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成功建立起以脏腑、经脉(络)、气血为核心的学术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成功经 验,加强中医历代文献研究和学术思想传承,结合当代重大疾病防治的社会需求,汲取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实验技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 理论原创带动学科进步和学术发展。

  提高临床疗效,重视组方原创

  鼓励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和推广,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不同层面“治未病”的疗效优势,切实提高广大人民 群众健康水平。同时重视创新理论指导下组方原创研究,探讨与国际循证研究接轨并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疗效评价方法,不断提高原创组方的临床疗效水平。

  加快新药研发,促进产业发展

  加大对确有疗效的创新中药研发的扶持力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治疗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大品种、“孤儿药”审批;把更多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 格合理的创新专利中药及时纳入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中,让中医药创新成果专利新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提高人民健 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