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医药研发·医药科技 > 研究发现禽流感病毒变种可“人传人”

研究发现禽流感病毒变种可“人传人”

中国虎网 2012/7/30 13:40:24 来源: 未知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于日前发表了有关变异禽流感的研究结果。死亡率高达60%的高致病性禽流感(AI,H5N1)基因,只要加以简单操作,就可以在人群间传播。该基因是H1N1病毒的变种。     白貂实验证明人间传播     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这篇论文中表示,将人造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注入一只白貂体内,结果其他白貂也被感染。     在哺乳类动物中,白貂和人类一样也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这一特性与人类最为相似。也就是说,人类以同样的传播渠道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可能性很大。令人担忧的是,在中东的一些国家,H5N1病毒已经可以识别出人类这个受体。     值得庆幸传播速度变慢     河冈义裕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是通过一种稳定的突变来发生的。     伦敦帝国学院的流感病毒学专家温迪·巴克利说,发现HA(血凝素)在哺乳动物之间的稳定传播需要通过空气的这一理论是很重要的。     但值得庆幸的是,杂交的病毒并没有杀死感染的白貂。这比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时的传播速度要慢,这个变异基因只造成白貂不太严重的肺部损伤。     迄今为止,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均为禽类,人与人之间则不会进行传播,危害相对也比较小。     而这项研究结果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像感冒那样在人群之间传播。     ●背景资料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鸡、鸭、候鸟等禽类和鸟类感染H5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自2003年以来,中国、越南、印尼等地确诊患者570多例,致死330人。     论文的发表,令科学家担忧这项研究可能用于大规模生物恐怖袭击,威胁人类安全。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