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中国首个医疗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中国首个医疗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中国虎网 2012/5/24 13:54:04 来源:  2012-05-24 中国新闻网 
生意社5月24日讯    国家科技部已将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列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这意味着中国首个医疗卫生临床治疗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这是北京佑安医院肿瘤肝胆微创介入中心主任郑加生教授今天公布的信息。   作为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任理事长,郑加生称,联盟由肿瘤微创治疗临床医院及相关技术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43个单位组成,目的是共同开展肿瘤微创治疗临床标准研究,并对肿瘤微创治疗所用医疗设备研发创新,推动中国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郑教授指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人250万例,因癌症死亡140万人,其中肝癌和肺癌新发病例达90万。由于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不足20%,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   而临床实践证明,早期肿瘤患者接受微创消融手术治疗,可取得与传统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使一半以上不能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得到根治。由于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在国内尚未普及,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   他说,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消融、激光消融、化学消融等。微创手术器械只需2mm左右创孔,在磁共振、B超等影像实时监控下,进行精准消融手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手术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少、创伤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脏器功能,且恢复较快。   目前,中国引进肿瘤微创消融技术仅十多年,很多三级医院尚未开展此项技术,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不足外科手术治疗的2%。由于全国肿瘤微创消融领域从业人员学科复杂,肿瘤消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缺乏统一的微创消融治疗规范,影响了肿瘤微创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现在使用的肿瘤消融设备大多依靠进口,国产设备占有率不足5%,而且技术落后。   为此,郑加生强调,联盟将在全国建立肿瘤微创治疗体系,制订肿瘤微创消融治疗规范化操作指南及系列培训教材,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   他透露,联盟计划在全国建立10家以上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临床示范培训中心,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以示范培训中心为辐射点,建立100家以上肿瘤微创治疗技术推广医院,逐布在全国推广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记者曾利明)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