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新医改演变:政策倒逼致行业价格战

新医改演变:政策倒逼致行业价格战

中国虎网 2012/5/21 14:07:18 来源:  2012-05-21 理财周报 
  生意社5月21日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放开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以后,目前医药产业的生产端已经形成基本由民营企业为主导,充分市场化的格局,但是药品的消费端,也就是占据中国药品消费八成份额的广大公立医院却仍然处于高度的计划体制,这两端之间的关系因此而扭曲,而我们目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来调控,几乎医药行业的所有矛盾盖出于此。因此深入分析医药行业政策,体会政策背后的利益博弈关系、循政策指引方向,规避受损于政策而寻找受益于政策的细分行业和个股机会就是医药板块投资的制胜关键。   看病难改革促行业高速增长   政策的巨大威力我们可以上一次医药熊市为例,2005年中政府启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医药商业贿赂,严打医药代表对医护人员的回扣,那次的严峻程度至今令医药行业的人士记忆犹新,当时医药代表都感觉风声鹤唳岌岌可危,对行业影响极大,直接导致2006年中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率同比下跌了近10个百分点。   从2010年底开始至今将近1年半的本次医药板块回调的因素除了行业市盈率经09和10年两年上涨过分高估以外,中国医改的有关政策直接导致了药品巨大的价格压力对利润的侵蚀是最核心原因。从2009年启动了新医改,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新农合,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支付额度,截止到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这些投入释放出民众巨大的医疗需求,这项工作是新医改做得最好最值得称赞的,对医药工业的正面推动作用巨大。有数据为证,2011年全国6154家医药工业企业生产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0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8.5%,继续保持了10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尤其是新医改三年来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速是逐年递增的,而05年至10年的复合增长率则为23.5%,这也是09年和10年医药板块表现非常靓丽的原因。   看病贵改革致行业价格激战   但是政府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上却走偏了方向,以国家强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并以安徽为试点建立双信封基本药物招标制度为例,这个设想有其道理,但是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却难以如此理想化,招标过程中将药品按技术标和商务标两个部分来评分,由于技术标大家都一样,因为都是SFDA审评通过的GMP工厂生产出来的,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的药品,那么竞争的焦点最后就只有落在了价格上,在2010年的基本药物招标过程纷纷报出了让行业目瞪口呆匪夷所思的价格,让医改变成了基改,基改变成了药改,药改最后变味为价改,例如东北葵花药业的护肝片是该品种国内最大的厂家,其一瓶产品的完全成本接近10元,但是山东基本药物招标的结果是每瓶0.258元,而居然这也是符合药典的合格产品,这种让人难以理解的低价频频出现在去年的基药招标过程中,这样恶劣的价格竞争完全违背了医改初衷。   又如蜀中药业的苹果皮制造的丹参片以及近期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还有在各地招标因价格不够低而纷纷落标的同仁堂的遭遇都充分反映了错误的政策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是多么可怕,在这唯低价是取的背景下,自2006年保持上升态势的中国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自2011年开始掉头向下,2011年销售利润率为10.3%,而2010年为11.7%,而2011年的毛利率更是同比10年加速下跌了两个百分点为28.7%,同期2011年全年A股的医药板块下跌了31%,为世界各主要市场之最,下表为2011年全球各市场医药行业表现。   2012政策演变线索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新年以来的政策演变线索,今年最重要的一个文件就是3月21日出台的《医改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这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开启了今年的行业纠偏,对于身处价格战以普药为主的一批大国企预期好转,规划还提出包括县级医院改革要医药分开,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首次明确民营医院要占20%市场份额,2015年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而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的提法,这对于医疗服务以及社会资本进入医院市场都是利好,尤其五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修订出台2012年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可以明确看出有关部门痛下决心调整长期严重偏低扭曲的医疗服务价格,回归经济规律的路径。(姜广策)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