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专访《心术》导演及主演 触碰医患之痛

专访《心术》导演及主演 触碰医患之痛

中国虎网 2012/5/14 14:07:06 来源:  2012-05-14 生命时报  
生意社5月14日讯    这个春天不平静。连日来,哈医大医生被杀、北京人民医院伤医事件、陕西一家医院集体下跪众多恶性事件刺激着国人神经,将中国医患矛盾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作家六六编剧、反映医院现状的电视剧《心术》于5月3日开始在多家卫视播放。《生命时报》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和众多医学专家一起思考中国式医患关系。   导演杨阳:希望给医患带去温暖的感觉   为了拍出区别于以往的医疗题材电视剧,《心术》主创人员深入医疗第一线做了大量的功课。编剧六六生病住院痊愈后,在医生的世界卧底了大半年;导演杨阳以患者身份去了北京和上海一些医院感受生活;美小护的扮演者海清在医院体验生活3次,加起来有一个多星期,观摩了40多台手术。   随着和医生接触的增多,导演杨阳感受到了每一位医生掩藏在口罩后面的喜怒哀乐。以前我对医生的感觉是尊重,现在不仅如此,我和他们的距离拉近了,越来越了解和理解他们,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承担着来自生活的压力,有他们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杨阳希望通过这部戏,让观众更多地了解医生,最终对医生多一份理解和信任。杨阳说,她在拍摄过程中接触的很多护士都是大龄女青年,和剧中海清饰演的护士一样,因为工作太忙耽误了个人问题。医生更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忙,病人以命相托,这责任很重大。   原先医闹都是从媒体中看到,拍摄过程中,剧组遇到了真实的医闹,和我们片子里拍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看着这些患者家属不吃不喝、歇斯底里地在医院哭闹,杨阳很心痛,一方面,医生尽力了,他们很无奈;另一方面,患者家属的心里很痛苦。双方都受到伤害,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拍这部戏,杨阳力图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   有一天,拍摄间隙,杨阳在医院散步,看到嫩绿的草坪中绽放着一朵朵小白花,不由心头一阵喜悦。我就是想拍出这种感觉,温暖的,亲切的,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让患者和医生贴得更近,彼此有温暖的感觉。   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细腻,剧组特别邀请了医学顾问全程跟拍。如果医学顾问不在身边,我就心慌。杨阳笑着对记者说。拍手术室的戏,医生和护士的站位、姿势,医疗器材摆放的位置,演员念台词的语气和表情等等,都要尽力追求真实感。为了做到细节真实,杨阳在医院拍摄了上千幅照片给剧组工作人员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布景,都精雕细琢。   海清:划开医患矛盾的脓包   海清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觉得医生很神,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一开始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体验的。了解后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对他们,有种从神到人的认识变化。他们其实也是一群普通人,医生只是他们的职业。   在医院体验生活的时候,海清认识了一个很像美小护的护士长。她34岁,单身,不谈恋爱,以医院为家,经常加班没怨言。她是非典的时候第一个去给病人抽血的护士。那会儿她还不是护士长,当时有同事开玩笑说,你是想火线立功当护士长吧。但她讲了一段话,同事们就没话说了。她说:你们有家有室,上有老下有小的,有种种牵挂。这个时候让你们去,牵挂的人更多。我反正就是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   出演这部电视剧,海清很希望能把医生护士真实的生存状况展现出来,不是要为他们说话,而是希望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前几天,我接到一个当麻醉师的医生朋友的电话,他因为工作太累,患上了心衰。我能够理解医生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的所谓冷漠。医生平均3分钟看一个病人,他们知道病人有倾诉的欲望,需要心灵的抚慰。但问题是,听你说了,后面的人看不了病怎么办?资源就这么多,他们只能最大能力地利用。   演员柏寒老师生病的时候,海清在医院陪她,这是她首次站在患者家属的立场来看医生。在医生眼中,生死其实很平常,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亲人是你的全部,但要让医生对患者就像对自己的亲属一样,我觉得对他们也挺残酷。因为一个医生每天要面对上百名病患,他们不可能把一位病人当成全部。可对于患者家属来说,这个医生就是你的唯一。因此我觉得,处理医患关系,换位思考最重要。   海清说,《心术》这个剧不是一剂药,而是一把刀,划开了医患矛盾的这个脓包,这个脓包破了一定见血,一定会疼,但是真正的药在哪儿,希望大家理性地给予建设性意见。   吴秀波:真实的手术很震撼   因为这部戏的原因,霍思邈的扮演者吴秀波可以特别近距离地走近手术台。吴秀波自己曾经动过手术,在他的记忆中,只有麻醉前大夫说的话,护士的微笑,还有家人的鼓励,随后就是一片空白。再醒过来时,我看到的是我的亲人,所有人告诉我手术成功了。我看到了我的伤口,觉得自己很幸运。但手术中那段记忆我是没有的。因为这部戏,我看到了病患手术中间的这段记忆。   真实的手术经过给吴秀波的震撼难以磨灭,我很安静地看完了整个脑外科手术。医生锯开头盖骨,掀开,然后把里外的皮都扒开,我看到了脑组织。我看到了他们从脑组织里找到肿瘤把它取出来,我也看到了最后缝合。当头骨被掀开以后,周边虽然放好了很多卡子,血依然不停地流出来。然后我看到医生把管插进去不停地吸,那声音就像吸可乐一样,只不过吸的全都是鲜血。   吴秀波扮演的霍思邈最具争议性。因为该剧,他对医生有了重新的认识。吴秀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当我们生病求医的时候,我们很难用一个特平静和公允的态度来面对眼前这个人,你不是把他当作一个拯救你生命的神,就是把他看成一个有可能危害你生命的元素。我的身体、器官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我的生命,但在那个手术台上,意味着一种工作。医生也是人,这句话以前我理解得不是那么深,其实是站在一个完全人性和价值平等的立场上说的。   张嘉译:跟着医生加快步速   有人评价说,张嘉译所饰演的刘晨曦是一个医术精湛、可谓仁心仁术的完美医生,但难免有高大全之嫌。面对这样的评价,张嘉译回应道,面对这样一个话题,观众需要看到医生们真实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看到一个能给他们希望的形象,刘晨曦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满足了人们对医生的一切想象,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医生标杆和准则。   《心术》在角色设置上还有一个巧妙之处,那就是刘晨曦在医院是一名完美医生,但在家里,他却是一名身患肾衰竭女孩的父亲,一个人身上兼具了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双重身份。导演杨阳说,刘晨曦是全剧表演最有技术含量的角色,非常考验演技,张嘉译所有的表演都非常走心,他营造出来的一个个微小细节都是有讲究的。   张嘉译为拍摄这部剧也付出了空前的努力。因为专业术语多,他花了很大功夫背台词。观察到医生在工作时行动都非常快,他还有意加快了自己的步速。张嘉译向《生命时报》透露,最有难度的戏是手术室的戏,一方面拍摄的时间非常紧,另一方面手术室的戏对动作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手术刀怎么握、缝针的姿势都需要逐一领会、反复练习。不过他表示,这点辛苦与真正的医生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专家:真实反映了医疗现状   医院该不该给没钱的病人治病,病人家属没签字能不能手术,手术中病人出现意外家属不依不饶,医生救人还要赔钱,医生救人无数却对家人无能为力,还有灰色地带的红包、回扣问题这些每天都在医院里发生的故事,都出现在《心术》剧中。   《心术》开拍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参与了剧本的审核。谈到这部电视剧,他用的最多的词是真实。这部电视剧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医疗环境的现状。从医护来讲,他们的职业特点、喜怒哀乐都展现得比较客观,他们的付出以及所受的委屈,包括被误解、被辱骂甚至被殴打,都是天天在医院里发生的。从患者一方来说,像脾气急躁的病人、身无分文的绝症患者、优越感十足的高干病人,也都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长廖志林则认为,《心术》所演的,其实还没有现实残酷,但已经把医院的窗帘拉开,不熟悉医院的人可通过玻璃窗把医院的里面看个大概了。   有些医生给《心术》挑了点毛病。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教授认为,医护人员不分场合打情骂俏,到手术室不戴口罩,病房护士竟然兼任手术室护士,医生把患者家属带进手术室这些都是硬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教授认为,神经外科手术多在显微镜下完成,需要全神贯注,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演得那么轻松。   但不管怎样,袁钟表示,《心术》一剧主流是好的,有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医患和谐的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正如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医者仁心加仁术,患者将心比心,医患和谐才有希望。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