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全国调查:十个成人中有一个患慢性肾病

全国调查:十个成人中有一个患慢性肾病

中国虎网 2012/5/7 13:55:22 来源:  2012-05-07  健康时报 
生意社5月7日讯    新闻背景:日前,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王海燕教授牵头的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2012年3月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刊出。该项调查于2007年1月启动,至2010年10月结束,历时四年,全国4.7万余名18岁以上成年居民参与了该调查。   指导专家:   王海燕,著名肾脏病学家,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张路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硕士。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王海燕强调。数据源于历时四年的成年居民慢性肾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18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   慢性肾脏病是隐蔽的沉默杀手。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多数患者早期并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如缺乏警惕,未能及时治疗,肾脏功能持续转坏,最终有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据本次调查,该病知晓率只有12.5%。   因此,高危人群进行慢性肾病的有关检测十分必要。肾脏出现损害时,身体会出现一些警示信号:出现排尿异常(如夜尿次数增多)或尿液性状改变(如尿色变红,尿中泡沫增多);有些患者也可能出现水肿(脚踝部水肿或晨起眼睑水肿)、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睡眠困难等症状。   慢病人群更需关注肾脏健康。糖尿病、高血压等是慢性肾病的高危因素,这些人更需关注肾脏健康。我国5个尿毒症患者当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造成的。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我国84%为慢性肾病的早期患者,3期和4期患病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可能跟过去10到15年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高发有关,这些疾病累及肾脏需若干年时间,如不进行干预,慢性肾病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井喷的现象。   早期筛查三部曲。早期筛查和对病人的系统管理是慢性肾病防治的关键。提倡用三部曲进行筛查:测量血压,高血压和慢性肾病互为因果,控制好血压对预防慢性肾病很重要;肾功能检查,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发现早期肾功能异常;尿蛋白检测,尿蛋白不但可以评估肾脏功能,也是国内外慢性疾病早期防治中的重要筛查项目。   相关阅读:   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高龄(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和高脂血症、高尿酸患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消炎痛、扑热息痛等,或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等)也会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此外,家族中有肾脏病患者,频繁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扁桃体炎的患儿也应该进行相应检查。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