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抗生素滥用难解 多地发文实施专项整治

抗生素滥用难解 多地发文实施专项整治

中国虎网 2012/5/7 13:54:36 来源:  2012-05-07 北京晨报 
  生意社5月7日讯       屡屡难以根治的滥用抗生素再度被各地提到整治的日程,近期,北京、山东、宁夏、四川等省市纷纷传来制定下发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消息,无一例外地将矛头对准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医药分家尚未有实质进展的当下,由于超高的药品分成,抗生素的滥用,短期内依然难以破题,与此同时,年年出台的各种只限自查自纠的整治方案也给了医疗机构和部分医生低成本违规的空间。   超高药品分成成开药动力   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外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达到95%,但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2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医师向记者透露,医院所售药品中,利润比较高的有两类药:一类是抗癌药物,但这类药物虽然利润高,可是用量和范围有限,整体获利空间不大;另一类就是抗菌药物,这类药物一方面利润可观,另一方面是应用范围广泛,只要患者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可以开,为此医生多开一些抗生素在医疗界是普遍现象。   北京市政协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表示,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及公众对于应用抗生素有效的认识误区是导致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其次,尽管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出文件、发通知,但如何提高这些文件和规范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监管性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环节,也不能排除个别医疗单位和个别医生为自身经济利益而随意应用抗生素。   历次整治办法多限自查自纠   事实上,从近几年卫生部出台的政策看,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卫生部门可谓不遗余力。早在2004年,卫生部就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8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9年下发《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至2011年1月,卫生部还发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去年和今年,对于抗菌药物的整治行动一直在持续。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新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不久将出台。   然而在上述各种方案、办法中,处罚却仅限于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总结交流这三种方式。而关于对涉及乱开抗菌药物医生的处罚,何种情形应该警告、何种情形应该吊销执业证都没有具体的准绳。   以药养医不破难言整出成效   在贾继东看来,抗生素滥用尽管有以上的多种原因,但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机制和观念问题。一个医生滥用是这个医生人品的问题,一家医院滥用是这个医院的院风问题,但如果很多人都在做,很多医院都是这样,只能说明机制有问题。   我们目前的医疗收费政策是药品值钱、检查器械值钱,诊疗技术不值钱。医生报酬不看其医术水平高低和工作强度,而是看你所做检查或用的药品所带来的收入。这种机制导致诊疗技术水准越高、品德越好的医生反而越吃亏,因为你只做一两个检查、开一两种药就可以看好病挣的钱少,别人做十几个检查、开多种药的创收就比你高很多。贾继东表示,现在公众的观念也有待改变:觉得药品贵、检查贵还能接受,但医生看病就应该便宜。   如果不将诊疗费、护理费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单边地去压低药费是不现实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医院和医生的行为都是体制的产物,或更直白地说医院和医生只是代体制受过而已。贾继东认为。(吴园园)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