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医患纠纷频发致部分医学生畏惧学医

医患纠纷频发致部分医学生畏惧学医

中国虎网 2012/5/4 13:47:47 来源:  2012-05-04 人民日报 
生意社5月4日讯    阅读提示   复旦大学校团委近日公布了一份历时5个月完成的对上海部分在读医学生、实习医生等进行的调研访谈。洋洋10万多字的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由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优秀生源更愿意选择经济、金融等钱景看好的专业,而不是更艰深的医学专业。看似体面的职业,吸引力却并不如前。   不仅如此,在专家看来,医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的下降,医学人才难于满足社会发展,才是眼下更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医学教育,面对困境如何求变?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医学生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   大四起实习,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医院,没几个月,耳闻目睹的医患纠纷就有七八起,虽然大多数情况并不是十分严重,我自己也没有和患者发生实质性的冲突,但还是感觉五味杂陈,碰到有病人很情绪化的指责,心里很恼火一位正在上海红房子医院实习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这样说。另一名受访医学生甚至直言:绝对不会当医生了,以后宁可做些和医生有关的工作,如医药代表、法医或是基础研究等。   调查显示,多数医学生不会转行,却有心怀担忧、失望或另谋出路的想法。比如在就业时,希望能进入好的医院、好的科室。而好科室的标准之一,就是事故发生率较低、能尽量避开医疗纠纷的科室,比如眼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而要避开像儿科、心外科、血管外科以及与急诊有关的科室这样的高风险地带。   不愿当医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学医周期远比其他专业长,实习医生和轮转医生压力大、待遇低、十分辛苦,还要承担风险,让人容易心理不平衡。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报考医学院可能意味着付出的学习成本与就业收入不成比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冯希平教授说,由于对医院、医生的考核标准不尽合理,许多年轻医生在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既要应付忙碌的住院医师工作,又要承担各种科研课题、写论文、出成果,还要面对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耳闻目睹这些压力,往往让家长和学生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   优质生源难招之外,更该关注扩招后的培养之伤   此前,冯希平也曾对上海几大医学院的在读学生做过一项职业认同度的调查。冯教授发现,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优秀中学生第一志愿报医学专业的并不多,他希望调查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调查显示,医学生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大都表示担忧,仅1/4学生对选择医学感觉自豪骄傲、无怨无悔,且其中多数为大一新生和研究生人群;近一半学生读医是痛并快乐着,仍将坚持。在四、五年级接触临床和实习阶段,学生们对未来的医生职业认同度达到最低点。   厦门大学今年宣布,将效仿免费师范生制度,招收免费医学生,以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冯希平认为这不失为聪明之举。但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则表示反对,因为医学是救苦救难的行业,需要吸引一批有奉献精神并以之为乐趣者,而不是被其他优惠条件吸引来的人。   在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第一志愿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仍相对较少。顶尖学生多半不会选医,而选经济管理、商业等赚钱的行业,医生收入太低了。复旦大学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黄钢则说:宁可招不满,也不要二三志愿的调剂生源。因为医生是既崇高又辛苦的职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才能做好。在选择之初或学习阶段就有动摇,不如尽早放弃。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凡有要求转离临床专业的学生,他都会立刻签字同意。   黄钢也是国家临床医学教育学科专家组成员。据他了解,上海几大医学院基本都处于不愁生源的状态,且临床专业招生分数还呈持续上升之势。但在某些医学教育资源较薄弱的地区,前些年裹挟在大学扩招浪潮里的医学院大量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质量,让临床医学甚至成了兜底专业。   几年前,我国开设口腔临床专业的医学院校不过几十所,而现在已有100多所,新的院校还在陆续冒出来,甚至有院校一年招生就多达数百名。学生多了,学校没有足够的培训配套设备和实习基地,动手能力弱、就业有困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便选择考研。在黄钢、冯希平等专家看来,医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的下降,医学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才是眼下更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重实践通人文,医学教育模式开始求新求变   不久前进行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让人印象深刻:30多个比赛项目,考的不只是内、外、妇、儿、护理、皮肤、五官科、急救等各专业的基本检查、手术缝合等技术,还有学生医德医风、医学人文等素质。分明是面对某个人体器官的模具,但医学生却要像对待活生生的人一般使用鼓励的眼神、语言来交流沟通。   做医生,看病和看病人是两个概念。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躯体疾病,但这个病是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经历、情感反应,只有把病和人整体考虑,才能成为优秀医生,也才能改善眼下不和谐的医患环境。承办这一竞赛的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这样解释。   临床技能竞赛的举办,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近年国内医学教育在经历扩招、滥招之殇后,正逐渐走出浮躁,改变医学院毕业生会读书、会写论文却不能临床看病的痼疾,重新关注基础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   上海是在国内率先实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地区之一。上海交大医学院2005年招生规模为900人,如今则缩减到了600人,其中临床专业仅300人,其中100多名为八年制硕博连读,200人为五年制医学生。曾在国外工作的黄钢说,在西方,医学就是高成本、学费昂贵的专业,属精英教育。在交大医学院,如今学生上临床类课程时,可以四人一组,面对一个标本,人人动手练刀,实践机会大大增加。   医学伦理、人文素质等课程渐多,也是医学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复旦大学为医科学生开出六个模块、150多个通识课程,从交流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到艺术欣赏、音乐,看似与医学并不搭边,却可以让医学生与病人更好交流、沟通,懂得尊重他人。而黄钢则亲自为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名画中的医学,从名画入手,解析医学进步史、中西医学的理念差异,展现技术之外的医学伦理观念:医学的本质是人文,而不是科学。(记者姜泓冰)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