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中医药立法提案提交十年 望用立法促进中药发展

中医药立法提案提交十年 望用立法促进中药发展

中国虎网 2012/3/12 13:51:31 来源:  2012-03-10 健康报 
生意社3月10日讯         到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已经当了两届、十年全国政协委员。十年间,于文明每年都要交同一个提案,那就是关于中医药立法。有的委员提多了、提烦了,不见改善就不想提了,我要一直提下去。   在政协委员小组讨论间歇,于文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于文明说,对于中医药立法,虽然年年提,但角度不尽相同,去年我着重阐述立法的紧迫性、国际形势的倒逼;今年,我要说的是中医药法到底能给我们的老百姓健康、中医院发展、医生医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保护以及医改做些什么。   ■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青睐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的患者发现,过去一根针一把草解除病痛的经验不再适用,中成药和各种西医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要想享受到地道的中医服务变得越来越难。   中医药立法能部分解决这一问题,其他的,则需要搭医改的便车。于文明表示,目前,特色优势服务淡化、中医医院西化趋势的确存在,但一部分问题出在体制机制上,是把医院推向市场导致医院趋利造成的。下一步医改要破除以药补医,恢复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本来面目,目的也在于此。   立法的作用在于,在法律层面上确立对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机制,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树立起原则和方向。于文明认为,一旦医改能触及核心问题,中医药立法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医药应薪火相承   代有传人才能薪火相传。在中医药领域,师承被认为是最传统、最有效的中医药教育方式。但目前,中医药教育却循着一条与西医并无二致的学院式道路,并引发频频质疑:为什么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不会搭脉?不熟悉经典医籍?为什么千人一面、没有流派特点?为什么西医在发展,中医疗效反倒在退步?为什么中医名家越来越少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传承出现弱化的现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的传承缺乏长效、稳定的制度保障,一些中医药的独特、有效诊疗技术和方法未能很好地传承,有的濒临失传。另一方面,以中医药学原创思维为基础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也不够。于文明坦陈,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加快中医药立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把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措施固定下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于文明认为,中医药法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章节,要求师承和院校教育要并存,鼓励探索师承教育的模式。同时,与教育法、医师法等对接,共同形成合力,为师承教育创造法律环境。   ■医改中可大有可为   在医改中,控费是个难点。于文明表示,普遍来看,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费用要比西医低廉。要大国办卫生,中医药是中国的最大优势。   他举例说,去年徒手接住高楼坠落儿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手臂骨折,总共只花了800元。如果是西医,花费恐怕就要数倍于此了。   可以说,没有中医药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对此,于文明语气肯定,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注重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在深化医改及转变我国卫生发展方式中大有可为。因此,有必要加快立法,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医药法律制度,从而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   两会前,一场活熊取胆风波带出了中医药动物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困境。而连续几年的中药涨价,让网友频呼药你苦的同时,也让中药材资源短缺问题暴露无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医离不开中药。对此,于文明表示,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乱挖、乱采现象十分严重;随着农村人口外出流动,中药材种植面积也在不断萎缩。而与此同时,国内外的需求却在持续增长。   他介绍,我国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野生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占60%~70%;400余种常见中药材每年都有20%的品种出现短缺。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处理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   近年来,中医药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捷报频传:中医针灸申遗成功,《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但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东亚地区,韩国、日本等在中医国际标准的制定时也与我国有一定争议和竞争。   立法有利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于文明说,中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商业价值,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现行法律法规,很难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被不当占有、使用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有必要加快中医药立法,在法律框架内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从而完整地保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今年,几代中医人为之奋斗30余年的中医药法,已经提交国务院,这就前进了一大步。于文明说,当前中医药在保护、传承、发展、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能完全仰赖一部法律的出台,大处着眼和小处落笔同样重要。所以,推进立法和解决具体问题等各种诉求、建议都应得到重视。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