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十二五医械规划向基层需求靠拢

十二五医械规划向基层需求靠拢

中国虎网 2012/2/1 13:51:34 来源:  2012-02-01 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2月1日讯       重点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诊疗需求,开发一批适宜基层的先进实用产品和主要依赖进口的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应急救援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然而,行业结构不合理成为产业快速提升的一大绊脚石。   1月18日,国家科技部印发《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该规划的出台,有望在带动产业环境进一步完善之余,对医疗器械行业重新优化布局,以适应新医改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应用密集、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特点,是国家前沿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集成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医疗器械正式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产业扶持力度日渐加大,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鼓励前沿技术领跑   《专项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幅提高医疗器械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多学科交叉,大力推进产学研医结合,高效推进医疗器械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   其中,前沿创新技术作为未来科技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成为重点开发领域之一。专项规划明确,鼓励发展多模态融合成像、分子成像、太赫兹波检测、低剂量光子探测成像等前沿技术,以及精准手术机器人、碳纳米管CT、无创血糖等前沿创新产品,引导人体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当前,国际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度活跃,电子、信息、网络、材料、制造、纳米等先进技术的创新成果向医疗器械领域的渗透日益加快,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但因创新能力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医结合不紧密,我国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创新品牌,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实现快速跨越。   同时,规划还给出相关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包括重点开发50~80项基础装备和新型产品,建立8~10个国家科技产业基地;科技进步和示范应用带来的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出口额占国际市场总额的比例提高到5%以上;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兴市场需求增加、住院时间减少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都是医械市场增长的潜在动力。部分医械逐渐常规化,且竞争也较激烈,价格上升的动力会相应减小。而其他一些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或在家可方便使用的产品,如病人监护仪、供氧系统和家用分析仪等,则有望获得较快增长。   向基层需求靠拢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一些地区呈现集群发展态势。随着新医改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投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为引导产业向基层需求靠拢,《专项规划》中特别提及,产品发展方向重点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诊疗需求,重点开发一批适宜基层的先进实用产品和主要依赖进口的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应急救援。   重点升级的基础装备包括数字化X射线机、彩色超声成像仪、免疫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除颤仪、呼吸/麻醉机、血液净化设备等,强调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降低成本,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装备需求。此外,还应加快适宜基层慢病筛查、全科医疗、健康管理、中医诊疗、康复保健、家庭护理等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数字化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应用技术的发展。   据悉,2012~2015年,中央将考虑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置,加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试验能力建设、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建设和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并配置必要设备。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表示,在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标准和安排设备投资时,将坚持以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医疗器械为依据进行测算,促使各地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   当前,现代医学加快向早期发现、精确定量诊断、微无创治疗、个体化诊疗、智能化服务等方向发展,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面向基层、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状态辨识和调控、疾病预警、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等方向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加快发展围绕疾病早期发现与预警、精确/智能诊断、微/无创治疗以及与未来医学模式变革相适应的医疗器械产品,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有明显的战略意义。(黄静芝)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