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医药研发·医药科技 >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中国虎网 2011/8/11 0:00:00 来源: 未知
慢性盆腔炎是内生殖器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炎症而渐渐蔓延到盆腔结缔组织的一种病变,在妇科疾患的范围内是比较常见而难根治的一种疾病。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在症状方面一般没有发烧或剧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往往病人自觉腹部隐痛或阵痛,尤其在经期前后,感到腹部胀痛,有的有腰腿痛、白带异常或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及出血等。而且大多数人因此而患不孕症及其他兼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规则或痛经,而调经也就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脉象及其他症状来综合分析,以审其病在脏、在腑,还是在气、在血或经络,以及八纲之所属。笔者认为,该病主要可分为实热证、虚寒证和虚热证三大类型:

  实热证

  多由于气血郁结瘀滞、壅塞不畅所致,壅阻则不通而成实,郁结则不行而化热,常因肝郁有热、脾湿胃阻,及气血瘀滞或血热等。其病大多数在于肝脾,而尤偏重于肝。其中又有气结、血结、湿结、瘀结、热结之不同。

  肝主藏血,肝病热则血亦沸腾,故月经先期而行,经量多,或经量虽不多而经期延长,淋漓如漏,经色红,热甚则深红紫黑,热结即成块,这是血热有余之征。

  脾主湿,脾病不运而湿阻,则腹中满痛,胸脘胀闷,气塞不舒,身重而痛,口虽渴而不思饮,或虽饮而不多。又脾胃相为表里,脾病影响及胃,如胃热而实,则脘腹胀满而拒按,因热而口渴引饮,喜冷饮食,大便干或秘结不通,尿频数,短赤或呈深黄色。脾胃之湿热下注,则尿液混浊或前阴红痛,或带下呈黄色,黏稠腥臭,个别尚有粉红色的分泌物,似赤带状。月经量多,色紫红,或经期延长,断续无定,脉象多现滑数实大,或有濡者。舌苔多呈淡黄或黄腻。如脾为肝气所犯,则现嗳气呕吐酸水,或胸胁少腹窜痛等,脉象必兼弦。个别表现身重嗜眠、倦怠无力等脾阳虚征象,实则非虚,而是因热伤气,气伤则弱,故而倦怠无力嗜眠,或脾湿不运,湿阻故而身重。

  治则:以通畅调达、清热除壅为要。一般多用舒肝理气、清肝理脾、平肝和气、活血通络、清热败毒、活血化瘀、除湿止痛等法。

  方药:常以舒肝丸、逍遥丸、香附丸、保和丸、越鞠丸,以及四物、四君子汤等方,与理血调气清热等药,随证选用,并随气结、血结、瘀结、湿结、热结等不同病情而随症加减。

  虚热证

  虚证有内热者为阴虚。在临床上,阴虚的症状突出地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经乱而频,或经期延长,甚至崩漏。《内经》说:“阴虚阳搏谓之崩”,又说:“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由此可见,崩症是由于阴虚伤络所致。阴虚热而伤络,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不循经而妄行,以致崩漏或经频量多。经色多为鲜红或淡粉,红为热证,淡则为虚。在自觉症状方面,多现经后腹痛而喜按的虚痛现象,有的虽有经行腹痛,经色红而有块,经行后痛即渐减,这是气滞血凝、虚中夹实之故。有的经色黑而似有寒,其实是热极似水之象。有的手足心发烧,心中烦热,这是肝虚血燥;亦有阴虚阳亢或虚阳上越者,则呈现头晕心悸、眼花耳鸣。

  虚热证的脉象多为沉细短涩而滑数,或兼弦象,或呈微弱。沉在里在下,细为阴虚,短为肾气不足,涩为血枯之象,滑数为有热,弦主肝病,如兼微弱者,则又为气血两虚。舌苔多黄霉,或薄白,或薄黄,或黄腻等,有的是中裂而花,或光剥无苔,舌质多红绛。黄为有热,霉为脏虚。脾胃病则腻,兼表证则薄白。苔剥或裂,及舌质红绛是阴虚之象。

  治则:肾宜于蛰藏充盛,不宜亏耗泄露,而肝却主疏泄,性喜条达,故只宜疏泄而不宜壅补。脾喜燥而恶湿,故虽补而忌滋腻壅塞。在临床上往往是二脏或几脏同病,因此,在治疗原则上除了滋阴潜阳、清热凉血为主外,还须注意到通补兼施、气血同治的法则。如偏于肝者,即宜清肝理血;偏于肾者,则滋阴调中;若阴阳两虚,则固气养血,收摄下元;若因瘀而崩漏者,则去瘀活血以止漏;虚甚而崩者,则先固涩以救急等方法。

  方药:常选四物汤、六味地黄汤、人参养荣汤、人参固本丸等随证加减。

  虚寒证

  临床上,虚寒之症状多表现为阳虚气弱。在经带方面,每多过期而至,经色多呈色淡或黑,少数紫黑有块而暗晦无泽,为寒凝之象,黄黑之色是属脾脏虚寒。经后腹痛而喜按是虚痛,或虽经行腹痛,经后仍痛亦属虚,带多而质稀,均属虚寒之象,其他兼证及脉象舌苔亦多呈现虚寒的现象,如腰酸腿痛、心慌心悸、心中空而喜按、胃痛吐酸、脘胀腹冷、食少便溏或食后不适、胸闷气短、恶寒倦怠、四肢无力、脸面或手足肿胀、口虽渴而不思饮、头昏眼花,有的经前乳胀,有的午后发热,脉多为沉迟弱小弦紧软濡之象,舌苔多现薄白,或净而无苔、或黄白相间、或微带腻。

  从以上可看出,属肝脾肾诸脏的虚寒,而尤其偏重于脾胃方面,脉沉迟是里有寒,兼腻是脾虚有湿。

  脾主湿,脾阳不足则不能运化水湿,阴寒偏胜,所以腹中冷痛,或食少便溏,如湿阻则脘腹胀感,胸闷气短。脾胃相为表里,寒若波及于胃,则胃痛而吐酸,脉多现沉迟软弱濡细之象。肝虚为头晕目弦,甚至手足发麻且抽搐,这些都是血少生风的现象。肝寒的表现,除了患者少腹疼痛或善吐酸,其脉象多现沉迟弦或细弱等。肾虚者则感腰痛、腿痛、脊骨不举,因腰为肾之府而肾又主骨,头昏耳鸣、心慌心悸等心肾虚象。如脾土不能制水,水气泛滥亦会引起手足脸面的浮肿症状。

  治则:以温中健脾为要,其他根据病情,如温肝补肾法、通调气血法、活络散结法等。此外,尚可结合有瘀者去瘀、有表者开表、有滞者导滞、有结者散结等兼顾施治。

  方药:常以温经汤以温经散寒,金匮肾气丸以引火归原,中将汤通补兼施,中下焦并治,女金片调经种子,归脾汤温补心脾,人参养荣汤气血双补,以及四君、四物等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配以理气活血之药。

  总结: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首先必须通过望闻问切,把握客观实际,辨明阴阳表里和虚实寒热。问病不太其详,审证但求其要。所以在诊断慢性盆腔炎时,必须详细了解其经期是否规则,经带的颜色、质量、气味等是否异常,生育情况和治疗效果如何,然后通过脉诊而做出准确判断,再确定治疗原则。其次,应注意脉因证治的一致性。辨证施治是诊断和治疗的结合,有了正确的诊断,而不能明辨药性,胡乱投药,必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八纲统率于阴阳,而药性总括于寒热,分别阴阳,然后再根据病位的表里上下和病情的虚实确定。最后,局部的特殊性须与机体的整体性相结合。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不应局限于盆腔的局部症状,而必须注意到全身整体情况,以及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此,在治疗时必须以“治病必求其本”为原则,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异中查同,同中求异,随证化裁,方可药到病除。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