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风云人物 > 北京嘉林药业总裁刘伟:许嘉林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北京嘉林药业总裁刘伟:许嘉林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虎网 2011/3/21 0:00:00 来源: 未知

    自2006年刘伟担任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以来,连续5年,嘉林药业业绩以每年均超过50%的增幅迅猛发展,年销售额从6000多万元飙升到2010年的超过5亿,从一个生存基础还不牢固的小药厂,一举成长为一家中型制药企业。5年时间,嘉林药业在刘伟的带领下,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蜕变、幻化、成长,飞速发展,好似一个不起眼的毛毛虫化身为一只斑斓的彩蝶。由于业绩骄人,嘉林药业入选北京“G20工程”企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规模企业),并入选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组织评选的“2010中国医药行业最具成长力企业”。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刘伟

刘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人究竟用了什么策略使嘉林药业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自己不能发展或者慢发展,就会被淘汰,被别人吃掉。

职业生涯的两大步  

以前记者见过刘伟几次,但没有深入交谈过,只是感觉这个人文质彬彬,话不多,礼貌周到而低调稳重平和,属于那种在人群中不出众、不张扬、不显山露水的人。但深入交谈,你会发现他虑事周密,胆大自信而又时刻注意保持低调,属于那种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而敢想敢干、不受条条框框约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部队大院成长起来的刘伟,进入医药行业算是遵从父命。从小耳闻目染,小时候的刘伟理想是当兵,着一身绿军装该多么飒爽英姿!但家里不同意他的这个理想。考上了公安,家里也反对。刘伟说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认定了医生是一个永远稳定而有保障的职业,一定要儿子学医或者学药。但刘伟深知自己是个感性的人,当不了理性的医生,于是考上了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刘伟去了一家部队药厂,后来又去了一家合资企业,从车间技术员做起,干过车间主任、营销中心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直至董事长。

 2004年,干了13年的刘伟感到干不下去了。大学里学的、实践里得来的,那些东西似乎都被掏干用尽了,再也拿不出办法、智慧、能力来指导下属,来推动企业前行了。感到在原地踏步,快枯竭了的刘伟毅然离开企业,自掏腰包30万元,脱产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EMBA。两年的学习充电让他觉得有一种质的飞跃。

谈到自己这些年的职业生涯,刘伟说最关键的有两步:一步是当年从做技术转到做销售。当时刘伟在车间工作,被提拔为车间主任,但只干了100天,感到自己不是技术型人才,于是找到厂长,要求去做销售。厂长说:好啊,只要营销中心主任同意就行。在征得营销中心主任的同意后,刘伟就从技术转到了销售。这一选择从此改变了刘伟的职业生涯。第二步就是去上EMBA。当时刘伟一个月的工资才6000多元,30万元几乎是个天文数字。没有和家里商量,刘伟偷偷地辞了职,交了钱,重新回到课堂,一心一意当起了学生,踏踏实实给自己的未来充电。

 EMBA的学习是刘伟职业生涯的第二个转折点。潜心攻读两年后,刘伟感到自己上了一级台阶,无论是企业管理的理念还是实际操作的技巧,都进入一个新境界。重回“江湖”就遇到了嘉林,刘伟说这是缘分。“EMBA课程让我学到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出来正好遇到嘉林,给了我一个机会来印证学到的东西。”  

 五年,五个50%  

但总结这5年来在嘉林的业绩,刘伟认为首先是大的市场环境基础对于嘉林来说十分有利,特别是对于嘉林的核心产品——阿乐,也是国内首家抢仿的阿托伐他汀钙——十分有利;其次是多年来企业在市场拓展中所作的铺垫、建设工作,为后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自己的能力,刘伟是十分自信的,没有能力不可能厚积薄发,带领企业迅速驶向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并且5年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但他同时强调,自己并不比别人高明,人力资源建设和储备,团队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建设企业文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这些自己能做的,别人也能做。富有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理念的总经理、职业经理人数不胜数,可谓人才辈出,强中还有强中手。但刘伟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是:胆大、敢想敢干,他的口头禅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思路决定出路”。

刘伟的大胆集中体现在给自己定的目标上。刘伟说,来嘉林5年,老板从来没有给定过指标,每年50%的业绩增长目标都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交董事会讨论通过。董事会有时还会问:刘伟,50%是不是太高了?但刘伟认为,有市场条件、有工作基础,再缩手缩脚,不敢想敢干,机会就溜走了。“我定这样的目标既有胆大敢想的因素,也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因为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自己不能发展或者慢发展,就会被淘汰,被别人吃掉。”  

他的2011年  

 确实,不用说一个只有几千万、1个亿甚至2个亿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十分脆弱,就是有5个亿、10个亿,在市场竞争的大浪中也是小舢板,经不起稍大一点的风和浪,更不用说要面对来自全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多年来制药行业存在的“多、小、散、乱”格局,带来的是市场竞争的混乱,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整个国内制药企业的危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刘伟有很深的危机意识,他对团队的人讲:今年是嘉林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药品降价将是2011年宏观环境的主旋律,这将大幅挤压公司的利润空间。目前嘉林药业虽然有5个亿的销售额,但基本都来自阿乐,一品独大、缺乏后续品种,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刘伟的目标是尽快做大规模,2012年之前都要保持50%以上的增长,到2012年实现销售额10亿~12亿元的目标。与此同时,嘉林药业要发展肿瘤药、降糖药和高附加值的原料药,改变目前一品独大的格局。

刘伟说他的任务是要让嘉林药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嘉林药业从几千万发展到5个亿,进入了发展期,但离可持续发展还有距离,只有当企业规模做大了,产品线丰富了,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刘伟经常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用智慧“零”收购比自己还大的企业。不过他认为并购并不一定是买卖关系,更多是双方共赢的合作关系。刘伟希望通过并购或合作的方式,在阿乐这个“明亮的烛光”周围,尽快为嘉林药业加上一个灿烂的光环。

 [对话]

关键:要敢想敢干

当然,每年定这么高的目标,我也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事实证明,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关键是企业领导人敢不敢想。

医药经济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远远超过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你认为嘉林药业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伟:我想,首先得益于辉瑞的立普妥为阿托伐他汀奠定的市场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脂的发病率也节节攀升,国内外对降脂药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自从首个他汀类药物上市以来,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一场“他汀革命”,使得这类药品在全球市场风光无限。多年来,立普妥在全球降脂药市场乃至整个药物市场的“大哥大”位置一直无人能够撼动,其市场前景、疗效和消费者认可程度都非常高。

嘉林药业的阿乐是阿托伐他汀在国内的首仿者,1999年上市后,获得了政策对于首仿药的一个保护期。多年来企业一直把阿乐作为核心品种重点培育,2005年底,红惠制药改名为嘉林药业后,开始加强企业的发展规划,下力气建立阿乐在国内降脂药市场的品牌。前期进行的大量的市场投入和铺垫,为后续良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股东对我们也很支持。美林集团在2006年绝对控股嘉林药业后,对企业的经营转型、企业的管理和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对经营团队也充分信任和放权。  

医药经济报:这些都是客观因素和“别人”的功劳。那么,你到嘉林以后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伟:要说我有能力,我承认。没有能力做不了事。但没有前人打下的基础,哪有后来的成绩?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要说我来到嘉林药业后都做了哪些工作,我想,首先是传承原有的企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对主打产品阿乐的市场定位和策略进行了调整,将阿乐定位目标锁定为国产阿托伐他汀的领导者,创建嘉林药业在国内降脂药市场的品牌基础。

在市场营销方面,对核心产品阿乐实施“分治疗领域负责”的精细化管理方式。鉴于阿乐的处方药身份,我们加大了对于医院市场的挖掘,积极支持和赞助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支持开展对医生的继续教育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产品品牌。同时,细分区域市场,进行深度营销,将学术推广深入到二级市场,并加强对代理商的管理和支持。

这5年来,阿乐的销售增幅每年都超过50%。记得2006年时,在国内阿托伐他汀品牌市场占有率饼图上,阿乐仅占有细细一条线,到2010年,阿乐在饼图上已经占据了一定位置,成为国内阿托伐他汀的领跑者。  

医药经济报:听说你对手下销售团队压指标压得很厉害,同时,给予的奖励政策也很诱人,这每年超过50%的增幅都是压出来的?  

刘伟:我到嘉林药业以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生存的问题。一家年销售额不到1个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经受不住任何风浪的。阿乐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和产品基础,同时,也有很好的市场条件,应该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这个时候,就要敢想敢做,要有胆量。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机会放在面前,如果我再缩手缩脚,机会就溜了。

事实上,每年增长50%以上的目标都是我自己向董事会提出来,董事会讨论通过的。有朋友劝我别给自己定这么高的目标,董事会也善意地提醒我:刘伟,50%的目标是不是太高了?但我的想法是,阿乐有发展基础和条件,再不快速发展,嘉林药业就会错失发展的机会。不做到10个亿,企业不足以抵御市场风险,不足以抵御同类产品的竞争。按照我们2009年做的三年规划,到2012年要把阿乐单产品做到10个亿。

 你可能会说光胆大有什么用?当然,我们不会是傻大胆,仅凭一腔热情就想取得好的业绩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在战略规划制定、企业管控模式、经营方式、营销策略、人力资源储备和使用等方面都下了大力气抓,我想,这些工作每一个职业经理人都会采取措施来加强和优化的。但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也就是要敢想敢做,要胆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当然,每年定这么高的目标,我也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事实证明,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关键是企业领导人敢不敢想。当然,销售人员的压力会比较大,我们制定了比较好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企业发展了,大家都能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目标: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能只看到目前阿乐这个亮点,虽然耀眼,但就像蜡烛明亮的火焰,一旦燃尽就只有黑暗了。企业目前解决了生存问题,正在考虑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医药经济报:在嘉林药业飞速发展中,你认为企业目前存在什么问题?阿乐是核心产品,其他的产品市场表现如何?  

刘伟:嘉林药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品独大”,缺乏后备产品梯队。阿乐目前占了公司销售总额的90%以上。这是制药行业最大的风险。我们不能只看到目前阿乐这个亮点,虽然耀眼,但就像蜡烛明亮的火焰,一旦燃尽就只有黑暗了。企业目前解决了生存问题,正在考虑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我的任务就是要给阿乐这个亮点加上一圈灿烂的光环,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确定了以心血管为主要发展领域,下一步,将考虑拓展抗癌领域和降糖领域。这是两个目前医学上尚未攻克的堡垒,也是两个潜力领域。此外,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发展高端原料药。  

医药经济报:嘉林药业在抗癌药、降糖药、原料药方面有基础吗?为什么选择发展这几个领域的业务?  

刘伟:中国的医药市场在未来10年将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有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这为我们下一步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嘉林药业的发展,心血管领域当然始终是我们的核心领域。在这方面除了阿乐以外,我们研发的复方阿乐正在审评阶段。此外还有曲美他嗪、胺碘酮等产品。在这个领域我们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借助现有资源来带动发展。

糖尿病和抗肿瘤领域都是未来极具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并且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有待探索发展新产品和新疗法。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较高,在市场拓展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资源和渠道。在抗肿瘤方面,我们目前有一定的基础:有一个产品羟基脲,还有一个肿瘤药生产车间。

我看好原料药是因为分析目前的形势,中国是原料药大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把中国当成制造基地,这方面有很多的机会。从肝素钠创造的奇迹可以看出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机会。北京市政府也在积极牵线搭桥,引进跨国公司的订单。事实上,像嘉林药业这样规模的企业要想在制剂领域达到领先的地位,可以说机会微乎其微。因为在制剂领域,要有足够的财力、人力,还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通过研发、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而在原料药领域,门槛相对要低一些。目前,我们在原料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生产阿托伐他汀和抗过敏药咪唑斯汀等原料药,主要是自用,在此基础上有少量外销,为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效益。未来除了满足自用以外,还要专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我想通过自主研发或并购的方式,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合作方式,来加速这些业务的发展。

医药经济报:嘉林药业这几年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你认为是应该将有限的力量集中做好一件事,比如集中精力发展好心血管领域,还是应该多领域多途径发展?这样会不会分散了企业的精力,反而不利于发展?  

刘伟:如果完全按照医药行业固有的发展模式,嘉林药业到不了今天。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拓思路、敢想敢干。嘉林药业的强项是心血管领域,按照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只能在这个领域发展,那样路只会越走越窄。以企业现有实力,在现有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如何能够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一类新药?发展就要走出去,要改变思路,适度扩展目标领域,争取在心血管以外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发现、形成并成功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品。

我信奉邓小平说过的这句话:我们在发展初期,不要争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嘉林药业也处在发展的初期,我们也不要争论:以嘉林的条件怎么能涉足这么多领域?靠我们的能力怎么能开发出这些产品?在企业规模有限的时候这样做会不会分散企业资源和精力?我考虑过你刚才说的观点,但我反对这样的观点。邓小平还有这样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敢想。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靠智慧和胆量,小鱼也能吃大鱼。比如资本市场上就有不少“零收购”的案例。

在新产品的获取方面,嘉林药业将采取更现实的措施,不拘泥于自主研发。我希望发挥我们的优势,通过并购等手段,来获得有价值的好产品。实际上,任何一个并购实质都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 

医药经济报:人才是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制胜因素。在嘉林药业,你的用人观是怎样的?作为总经理,你给自己的职责定位是什么?  

刘伟:作为总经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协调工作,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宽松的环境和融洽简单的人际关系,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来企业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抱负。同时,要用好有能力的人。我欣赏那些有想法同时有办法的人,仅仅有想法是不够的。

总经理要有包容的心。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短处,要用其长处,发挥好每个人的优势。我强调团队精神和领导责任,大家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的目标。我鼓励公司各个岗位的员工大胆探索。

同时,要给员工良好的福利待遇。企业的发展速度超过行业的平均速度,我给员工的涨薪幅度也要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要让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