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医药研发·医药科技 >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

中国虎网 2011/2/15 0:00:00 来源: 未知
 1月23日,双鹤药业副总裁张宇和多家有良好市场表现的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在同行的掌声和注目下愉快地走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2010年度总结会”的领奖台,从北京市政府官员手中,捧走了“2010年度最具贡献度大品种”、“最具贡献高成长企业”、“最具市场潜力创新品种”等奖项。
    张宇代表双鹤药业摘取的“2010年度最具贡献度大品种”奖项,获奖的功臣是其主打产品治高血压药“降压0号”。该产品因去年单品种销售超过5亿元,稳居“大品种”奖项第一把交椅。
    自G20工程启动以来,北京生物医药企业的每一点成长进步,都推动着到2017年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占北京GDP5%以上目标的实现,并向成为首都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迈进。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投资促进局等大会主办单位,不仅用荣誉激励着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快马加鞭,更从支持创新、企业融资、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金融激励使G20企业“不差钱”
    信用担保破解生物药企融资难
    1月28日,一场“北京银行与G20企业主动授信签约仪式暨科技金融对接会”在京举行。会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签署了“深入推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与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签订了授信规模为12亿元的主动授信协议。
    生物医药产业由于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企业价值集中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方面,因而企业注册资本规模和抵押条件很难达到银行要求,企业也难以提供反担保。此外,银行现有信贷产品是在过去几十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缺乏适用于生物医药企业的信贷产品。融资难成为制约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泽工介绍,2009年北京市医药企业贷款总额不足10亿元,不到全市总贷款额的二千分之一。为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2010年4月,在G20工程启动会上,北京市科委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等金融监管部门签署了《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金融激励试点方案》,按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原则,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引导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增加贷款。
    试点工作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以财政扶持为引导,通过市场化的信用约束与激励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中介机构为北京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张泽工介绍,“金融激励试点方案”发布后,得到了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明确2010年为“中小企业年”,并将医药行业作为征信管理工作的行业试点。北京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试点金融机构反响强烈,纷纷针对生物医药企业设计金融服务产品。
    据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苏旭表示,此次北京银行携手G20企业,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推出“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企业金融服务定制方案”,集合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向G20企业为主的骨干企业推出主动授信、“信贷工厂”等系列专项金融服务。
    2010年,11家参加试点的商业银行累计向94家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发放贷款26.9亿元,其中同仁堂集团、天坛生物等21家G20企业获得贷款共计17.5亿元。通过贷款的资金支持,“双鹤(北京)工业园新固体制剂车间”项目、天坛疫苗产业化基地建设、赛科CRMO平台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据了解,在金融激励试点中,中小企业获益颇多。谊安医疗、北卫药业、科美东雅生物等58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6.1亿元。通过贷款资金支持,伏格列波糖咀嚼片的工艺开发、Shangrila530电动呼吸机研发、高灵敏快速艾滋病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研制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金融机构要关注和理解生物医药产业,探索金融支撑科技发展、支撑北京发展的新路径,让金融真正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表示,“生物医药企业要重视信用能力的积累与提升,深入了解信贷服务产品与流程,企业借助银行支持快速成长。”
    张泽工表示,下一步,北京生物中心将加强精细化管理,整理出生物医药企业目录向金融机构发布,与金融机构共同设计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研发服务铺就产业发展高速路
    ABO协同创新彰显“北京机制”
    以CRO(新药研发外包)企业为主的研发服务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研发服务以提升创新效率为目标,支撑G20工程跨越发展。
    2010年北京医药研发服务业收入76亿元,占北京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13.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作为研发服务业的重要代表,2010年服务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国际订单就超过了半数,带动着北京生物医药研发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新药研发成本的增加,跨国药企都在寻找适合的研发服务(CRO)公司,希望借助CRO公司减少新药研发成本。北京有着高端的医药生物领域人才,丰富的样本资源,这些优势吸引着跨国药企与北京CRO公司开展合作。
    据ABO执委会主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沈心亮介绍,为了提升北京CRO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制药业的地位,自2005年,ABO应运而生,这使得北京CRO企业从过去的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开始走向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模式。ABO采取集体承担课题的模式,为200多个国内外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服务,其中有70多个项目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对于CRO企业只是接订单做服务,本身没有自主创新的观点,张泽工并不认同。他表示,跨国企业把业务外包给ABO,就说明ABO企业在某些项目上有成熟特色的技术,研发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协同创新”的模式。
    “CRO是一个新兴的业态,不是附庸品,CRO的生存状态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探索和实践。”张泽工说,“中国药企在生产加工和研发服务领域都参与过国际分工,企业在获得生存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水平。比如,ABO参照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要求,制定ABO各技术环节的服务标准和规范,具备了
    这样的技术服务能力也能够推动国内研发水平提升到国际标准。”
    “CRO就好像是一条高速公路,路修好了,创新成果就如同一辆辆汽车,在高速路上畅通行驶。”对于这样的比喻,ABO成员单位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深有体会。2009年5月,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签署了“甲流病毒检测试剂盒合作开发协议”。仅隔一个月时间,就成功研制出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并通过验收;同年9月,开发出的甲流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又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文号,成为我国首批获准的甲流诊断试剂盒。“ABO的突发传染病快速应急反应体系显示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无缝衔接、快速响应的‘北京机制’。”张■说,“试剂盒的开发成功推动我国对甲流的监测水平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在“北京机制”推动下,ABO已经成为国际CRO市场的一张名片。2010年,ABO已完成了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商标注册,成为全球性服务商标。围绕实验室认证、实验动物管理、药物安全性评价、第三方医学检测中心、药物中试生产等环节,ABO企业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权威认证,成为北京汇聚资源、集成技术、支撑全球创新的重要载体。
    依托“北京机制”的优势,ABO除了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甲流诊断试剂之外,还推动了EV71抗体诊断试剂、戊肝PCR诊断试剂等一批产品的研发。截至2010年底,39家ABO成员涉及基因组、抗体及蛋白制备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等专业化服务。义翘神州、康龙化成等5家ABO成员也入选G20企业。
    为了推动G20工程的实施,ABO整合京区资源,自身形成专利348项,申请专利53项,承担“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国家重大专项课题36项,共计金额1.3亿元,并为企业新药创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创新品种达到271项。研发服务带动产业创新已经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集群建设谋划中国药谷
    推动成果落地提升产业增量
    近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要达到10万亿元,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介绍,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北京将在南部产业带谋划建设“中国药谷”,推动包括国际医药创新园、国际企业花园和G20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在内的一批产业项目,吸引优秀企业来京发展,努力把“中国药谷”打造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新地标,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  
    大基康明同比增长325.5%、义翘神州同比增长达76.4%……2010年1至10月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双引擎的带动下,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工程和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5倍,产值增速为39.1%,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4.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2010年利润总额为2005年的5倍,平均增速达42.9%,有14家G20企业。开发区药品生产企业销售收入约占全市制药工业的30%,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销售收入约占全市80%。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投资总额超过120亿元,70%以上为生物医药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到2015年带动产业投资360亿元,实现产值600亿至1000亿元。基地将重点建设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保健产业园、仿制药产业园、蛋白质创新产业园和生殖健康产业园5个园中园,进一步增强对高端医药产业的吸附力。 
    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后,为了加速产业发展的步伐,统一以北京亦庄品牌招商,统一政策、统一服务、统一标准,优势互补,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推动成果落地,提升产业增量”是G20工程的重要内容。2010年,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与承接平台”即“生物医药成果驿站”成立。该项目按照“以国际为主引项目、以我为主筛项目、以企业为主落项目”的原则,对外开展以技术转移为手段,引进、转化一批国际高水平项目,对内紧盯中央在京科研机构高产科学家的重大项目落地。“成果驿站”不断拓展成果转化渠道,目前已汇聚国内外有价值的成果1102项。
    闫傲霜介绍,为了在技术、资金、空间、政策等方面为成果落地创造良好的承接条件,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积极优化产业环境,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有规模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化代工线”成为G20工程的重要内容。
    “国际化代工线”是指北京国际生物药制造基地建设、面向欧美的固体制剂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化学仿制药研发生产平台等5条“代工线”建设,预计到2015年实现60亿元产值。目前,围绕生物信息学、化学合成、药效学、制剂技术、药代评价、抗体制备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已建设了10家专业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已全面开展工作,2010年已支撑创新品种130个,与全球20强制药企业开展了研发合作。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多项产业政策的支撑下,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下,积蓄能量,蓄势待发。
    新闻链接
    G20工程——产业发展新机遇
    2010年4月23日,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一期工程于2010~2012年实施,目标是到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不含商业)突破1000亿元。二期工程在此基础上利用5年时间,将生物医药产业对北京GDP的贡献度提高至5%以上,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已有39家生物医药产业入选G20工程。
    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并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离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尚存在较大差距。北京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存在规模偏小、企业应用型研究不足,科研成果转化难、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等瓶颈。
    “G20工程”目标是通过鼓励一批规模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一批潜力品种研发和产业化,吸引一批优秀项目和公司在京落地等方式,从研发、临床、产业化以及市场流通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企业和产品。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