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市场反馈 > 今年中药材价格仍高企 中药企业能扛多久

今年中药材价格仍高企 中药企业能扛多久

中国虎网 2011/1/10 0:00:00 来源: 未知
2010年1- 12月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平均上涨109%。”这是记者1月4日从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获取的最新统计数据。
 
  该中心称,上述数据是在选取了全体代表品种并剔除冬虫夏草等特殊品种后,统计而成,基本上能完全反映去年一年国内中药材的整体涨幅。
 
  2010年,受自然灾害及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药你苦”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等成为网络热词。而109%的涨幅正是去年中药材“通胀”的铁证。
 
  记者同时采访获悉对于2011年中药材的市场行情目前业内多抱审慎乐观态度认为在不出现大的疫情和灾情的前提下基于价格及供需杠杆的作用2011年,中药材价格整体虽还将处于相对高位,但同比2010年,涨幅将逐步回落。
 
  药材价格2年翻2倍多
 
  来自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涨幅在5%到180%,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太子参等位列上升榜首。
 
  该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中药材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告诉记者:“从2009年2月份到2010年12月31日,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整体涨幅超过249%。”
 
  这一数字的背后,即意味着老百姓现在抓一服中药,比两年前贵了两倍多。本轮中药材价格涨幅之大、频率之快实为罕见。
 
  在去年,中药材涨价始于3月西南旱情,这一旱情直接导致了三七减产提价,4月部分中药材产地天气出现倒春寒,以及“一大户囤货惜售”的传闻则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此后,中药材涨价品种遍地开花,部分品种在资金操控下,纷纷刷新了药市神话。
 
  据业内人士介绍,去年若不是国家发改委严控药材涨价,全年中药材的涨幅或不止109%。
 
  国内一家经营传统中药参茸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部分中药材品种的市场价格涨幅一度超过3倍。其间,受中央调查组前往云南、广东等地进行调研的影响,价格有所趋稳和回落。但一年下来,因中药材普涨,其公司损失的毛利率总计“有好几个点”。
 
  中药材上涨势必会直接增加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成本,如何消化由此产生的成本压力、如何尽可能地减小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其实,国内中药企业一直在向中药协会反映涨价引发的成本压力。这个问题,我们协会跟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医改办都反映过。由于中药材本质上属于农产品,在国内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扬的形势下,其价格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矛盾是,中成药的价格是管制的,无法有效转嫁药材涨价的成本。截至目前,受原料上涨影响的企业,尤其是部分品牌药企已经出现了减产或停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有可能影响到中成药的供应。”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王瑛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2009年,在部分中药材开始波动前,就有企业联名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希望借鉴石油、民航等行业的价格管理思路,参考采取“价格联动”的建议,但一直未获回馈。
 
  去年,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一度曾公开表示,或考虑对中药材实行浮动价格政策,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试行的迹象。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受国家价格管理机制的影响,价格联动诉求被采纳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究其原因,一是,时下提“价格联动”诉求不符合国务院医改办要求药品降价的大环境;二是,在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集中采购的机制下,在一个采购期内,整个价格通常只能降不能升;三则与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亦有关系,目前中药、西药尚未分开管理。“中药、西药其实应该分开管理。天然原料的成本与西药原料的成本不应一块计算。很多中成药原料,比方说三七,去年大旱,连续多年减产,已经是产量不足两千吨了,还按照五六千吨来定价的话,厂家怎么能忍受得了。目前的做法肯定是不合理,国家应该对这块做出改进。”该位资深专家如是指出。
 
  低限投料催生质量隐患
 
  时下,因国产基本药物降价传闻再起,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有近半数为中药,这让已经“死扛”许久的中药企业倍感压力。
 
  在“价格联动”极有可能落空,降价风险高企的情况下,向内挖潜,压缩日常成本,及投资上游产业,增加药材种植量,以提高自给率,成为“吃下黄连”的企业自救的主要方式。2010年,白云山、康美药业均大手笔投资开建了新的中药G A P种植基地。此外,一些拥有定价权的企业,如东阿阿胶则采取了提价、向下传导压力的做法。
 
  但这些企业毕竟是少数,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唯有低限投料,而这无疑将对行业和消费者的用药安全造成伤害。
 
  前述资深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除减产或停产外,成药企业若要继续按照原计划生产,一些企业只能用代用品或劣质的药材。现在对中成药管理这块,标准比较单一,通常只监测其中一个含量。比如说双黄连注射液,只测试黄芩苷。类似低限投料的做法,虽降低了成本,但也降低了质量。”
 
  业界盼宏调大棒遏游资炒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通过正常手段转嫁原料涨价成本,可行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的情况下,挤掉中间资本炒作的成本空间成为业内一些企业的新诉求。
 
   “一直以来,业内都希望价格不再往上提,但实际来说,这个压力,我们其实真的顶不住了。我们的价格与其他的连锁只能够同步。我们同行交流后认为,去年中药材涨价确实会有资本炒作的比例,一些资本运作的人,在炒房受限后,把一些高端乃至普通的中药材当成了炒作的对象,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广东大森林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洁平如是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目前业内的中小企业已多将希望寄托在了国家宏观调控上,一些企业则希望2011年天气情况会比较良好,涨价的步伐会逐步降下来。
 
  杠杆效应或促涨幅回落
 
  来自中国中药协会的最新预测显示,2011年中药材的走势,相对前10年来说,还将处于相对高位,但涨幅将有所回落。
 
   “鉴于通货膨胀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国内中药材的价格还是会随着整个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处于相对高位,但是相比2010年涨幅一定会下降。之所以会有所下降,原因主要在于预计中药材的需求会因高价而萎缩,包括成药企业以及老百姓对中药饮片的需求,现在抓一服中药的价钱已经是两年前的两到三倍。但回落的前提是,不出现大的疫情和灾情。”贾海彬如是预测。
 
  有专家则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不够重视的做法,亟待改变。即“以往,相关部门总是抓研发和自主创新等后端。但中医中药研究必须建立在原料的基础之上。实际上,中药材价格暴涨问题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出现了疑似原料生产供应薄弱,中间环节太多的问题。在两年药材暴涨2.5倍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这两个前端问题。”
 
  相关新闻
 
  广州中药材价格年末继续“翘尾”
 
   “太子参都已经涨到350-400块钱一斤。”日前,广州中药材价格年末在继续“翘尾”,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和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数据证实了这一情况。
 
  随着冬令进补旺季到来,广州中药材的价格一路看涨,年尾涨幅更高高在上。这让中药企业也倍感成本压力。此次涨价潮以太子参为代表。去年的进货价为每公斤30元,如今已猛涨到约350元/公斤以上,涨幅高达11倍以上。
 
  对此,有专家指出,有关方面应加强中药材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货居奇自买自卖恶意炒作等种种不法经营行为,以促进中药材价格回稳。马建忠)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